今年1-7月,全世界的新造订单量共为1070万CGT(577艘) ,相比去年同期的2302万CGT(1002艘)锐减54%。据Clarkson统计,7月,中国造船业界共获得了32万CGT(20艘)订单,总值达6.85亿美元。
今年1-7月,全世界的新造订单量共为1070万CGT(577艘) ,相比去年同期的2302万CGT(1002艘)锐减54%。
造船速报6.85亿美元。
而韩国造船业界共获得了100万CGT(25艘)订单,总值达15.92亿美元。
7月底,中国累计订单量为340万CGT(210艘)、71.375亿美元,而韩国的为远多的441万CGT(140艘)、158.359亿美元。
不过,中国及韩国的接单量都同比呈现下降趋势,去年同期中国及韩国的累计订单量分别为728万CGT(394艘、135亿美元),1093万CGT(278艘、400亿美元),分别锐减53%、60%。
另外,新造船价也持续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多数造船业界放弃利益、选择“生存” ,获得了低价订单。
6月末,Clarkson新造船价指数为131.3p,时隔1个月下降2.5p,而本月3日,其下降到128p,这是继2004年2月之后最低的水平。
尤其是,集装箱船的新造船价降幅之大,以13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为例,从1月的1.275亿美元下降到目前的1.11亿美元,同期4800TEU级中型集装箱船的价格也从5900万美元暴跌到4600万美元。
另外, 今年上半年造船业界的船舶订单量在呈锐减的情况下, 如果新造订单量持续没有增加,那么工作量不足问题有可能更为突出。
8月初,全球新造手持订单量为4888艘(2.86亿DWT),与2008年同期的11272艘相比、锐减56%,与今年初5896艘相比、减少17%。
韩国造船业界的手持订单量也大幅减少,以8月底为准,手持订单量为891艘,相比2008年同期,锐减63.2%,与年初的1166艘相比减少24%。
韩国4大造船厂的工作量也呈现下降趋势,以集团为准,现代重工7月初的手持订单量为784万CGT(180艘),与年初的996万CGT(243艘)相比减少21%;大宇造船海洋的也从年初的768万CGT(177艘)下降到7月初的623万CGT(130艘),下降19%。
三星重工也是从年初的805万CGT(174艘)下降到7月初的684万CGT(142艘),下降15%,STX造船海洋的从642万CGT(272艘)下降到590万CGT(255艘),下降8%。
这些大型造船公司不断实现建造船种多样化以及获得海洋装置订单,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危机,不过中小型造船厂的萧条情况反而日益严重。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