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交通物流网ChinaTLN.com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叶檀:郭树清主席的金融创新实质是什么?
相关专题: 专家观点 发布时间:2012-08-08
资讯导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提出,不能创新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最大风险。笔者支持金融创新,但对金融创新中的问题难以释怀。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提出,不能创新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最大风险。笔者支持金融创新,但对金融创新中的问题难以释怀。

(2012年7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提出,不能创新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最大风险。笔者支持金融创新,但对金融创新中的问题难以释怀。

从郭树清主席提出的观点来看,不能创新是因为没有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体系,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创新成为利益输送的遮羞布。中国的金融创新实质是要建立市场化的信用体制,是建立严厉的市场控制手段,进而扼制权贵借市场创新的名义寻租。

典型的是券商保荐加直投经营模式,曾经作为股票市场的创新手段,如雨后春笋遍布市场。但中国资本与货币市场,本就信用不彰,内部交易众多,而很多中概股被一打一个准,说明财务报表真实度已经降到了冰点。券商本应该起到广大投资者“看门狗”的作用,但保荐者居然成为直投者,利益板结为一体,一不小心,看门狗就成为吃里扒外的盗窃狗。在财富创新上存在着巨大的混乱,这不能不说是当时的决策者对于中国金融创新认识不清的结果。

券商可以做投行,这是市场机制的要求,但投行业务与风险投资业务必然有防火墙进行明确的区隔,不能让保荐与风险投资业务变成一根藤上的蚂蚱,这是对A股市场信用基础的再次破坏。为了获取直投项目收益,出于经济人理性,同一家券商的保荐人以专业知识对投资项目进行粉饰,有什么好奇怪的吗?进一步说,以券商直投为主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一度盛行的所谓Pre-IPO项目,也就成为关系与权力的比拼,有关系就能投资到上市概率大的好项目,有关系拟上市公司也就愿意拱手将原始股转让给券商。

幸亏后任管理层清醒认识到了保荐加直投的风险,券商的风险投资方式发生了逆转。郭树清主席也表示,“我们可能需要谨慎对待直投业务”。

到目前为止,券商直投规模已经超越百亿,由“上市驱动型”转变为“价值发现型”,模式转变加上市场低迷,以及以往投资项目的定价扭曲,券商直投效益下降。今年VC/PE机构从参与的63家企业IPO中所获得的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58倍,而券商直投项目的账面回报不足行业的六成。

中国金融必须创新,但创新过程中必须防止权贵借创新为名攫取利益,不能让一些人以创新的名义,破坏金融市场。

创新的另一面,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体系。债券市场是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发展重点之一,并且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因为股权投资需要更大的信用支撑,上市前后都得依靠准确的信息披露进行定价,不像债权有还本付息概念,对于某些无良人士而言,成为免费圈钱场。而债权市场有基础定价,如银行间市场利率、民间市场利率等,公司要承担还本付息的基本责任,比较适合中国现阶段信用不彰的特色。

但是,我国债券市场需要创新,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债券产品,需要建立债券市场的基本信用体制,而债券衍生品发展绝不能过度。原因正如郭树清主席所说,中国很奇怪的没有债券违约现象,债券违约就像破产和倒闭一样平常,但中国却没有。这并不说明中国公司风险小,而说明我们的信用评级体制形同虚设,说明债券的发行充斥了行政色彩,信用评级与债券价格可能被人为抬高,说明债券市场成为某些特定企业特定项目的唐僧肉。在出现违约风险后,居然还能靠注水形成新高。

没有退市制度,让股票市场风险更高;债券市场全都高评级,让债券市场的价格全部扭曲。确实,缺少信用安全导航机制,“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既没有化解,也没有消失,既没有分散,也没有转移”,一旦出事,就会出大事。

中国金融创新的头等大事,就是建立信用安全机制,就是建立具有独立品格的市场化的公司与中介机构,这些公司有信托责任,责权利对等。

转载此文章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