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等纷纷介入中国港口物流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布点与寻求合作。同时,中远、中海、海丰、招商局物流等国内领先的物流和航运企业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把港口作为发展基地,加快构筑面向全球的物流体系。
我国港口物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港口物流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向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港口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港口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的运输系统,扩大港口吞吐能力。
各地在制定相关规划时把港口物流业列为海洋经济主导产业来发展。《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业。组建集装箱船公司和大型船队,推进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至2015年,全省远洋运输企业船舶总吨位达750万载重吨。加快培育现代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强与中海、中远等大型央企及国际著名物流运输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实现现代港口物流配送自动化、信息化的基本措施。可及时掌握和了解配送流程中各设备的运行工况、工艺参数的变化,优化配送流程,保证配送流程稳定、安全的运行,并降低配送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使之长期正常稳定地运行、取得最佳效益。以最佳的路径,最快的速度,准确地将物料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完成物料的时空转移,以保证港口的高效率运转。港口物流的发展将为自动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战略性布局海工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为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明要大力发展的五个高端装备领域之一,1-8月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5.7%,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度。开拓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是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一个战略性布局,公司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绸缪已久,公司在长山临江基地已完成了包括港池、海工专业厂房、海工堆场等固定资产投资,新公司成立后能较快投入生产经营。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盘活资产、优化产品结构,并且强强联合有利于公司海工装备市场的开拓。公司在新设立的公司中占股比例为48.52%,占据主导地位。
资讯排行
- 马增荣会见中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雪梅一行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有效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智赋能促转型,创新驱动谋发展——“智慧仓储”助力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
- 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新鲜出炉
- 多地稳外贸稳外资打出“组合拳”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发车
- 浙江加速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
-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中铁物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交通运输全链条发力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